「殺不死的創意,才叫創意」——專訪2025年《4A創意獎》決審評審團主席游明仁

廣告雜誌-avatar-img
發佈於傳播圈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文/編輯部 圖/游明仁提供

raw-image

2025年《4A創意獎》以「Creative Power Never Dies(創意力量,永不消逝)」作為主軸,這句話不僅是獎項的精神象徵,更是評審主席游明仁三十多年創意生涯的真實寫照。

提起綽號「游麵」,他笑言這是從童年就伴隨他的身份象徵,就像真正有生命力的創意,經過時間與考驗,越打磨越堅韌。「一件創意作品能夠被看見,背後都經歷過無數內外關卡的考驗。」他說。從嚴苛的團隊審核、客戶層層把關,到評審的細心篩選,每一個成功站上舞台的作品,本身就是創意力量的勝利。


談及「殺不死、越戰越強」的創意,他分享其中兩類讓他敬佩的典範:

「第一種,是能突破商品類與品牌固有框架的創意。」他談到一支特別讓他印象深刻的清潔用品廣告——開場宛如沉重的探監場景,小孩隔著一道玻璃望著母親,母親輕聲說:「你再等我一下。」觀眾以為她身陷囹圄,直到鏡頭一轉,才發現她其實是在浴室辛苦刷地板。

「那一刻情緒被狠狠打中,因為它點出了一個常被忽略的真相:媽媽不是沒空陪孩子,而是被沒有效率的清潔工具綁住了太多時間。」他指出,這類創意真正高明之處,不只在劇情設計,而是成功將產品核心價值——節省打掃時間、還給家人時光——轉化為情感共鳴,顛覆了清潔用品一貫的功能導向說法。

 

「第二種,則是那些年復一年、始終讓人期待的品牌。」他舉例海尼根、Nike、Apple,這些國際品牌彷彿年年都能端出驚艷之作,但在他眼中,真正令人佩服的,從來不只是作品本身,而是背後那支強大且極具韌性的行銷與創意團隊。

「很多人以為他們很厲害是理所當然,實際上,要一次精彩或許靠靈感,但要年年精彩、持續創新,是最難的事。」他語氣帶著敬意,指出這些品牌之所以經得起時間考驗,是因為他們從未鬆懈,對創意標準始終堅持高要求,也有能力每一次都打破自己的極限。

這樣的持續創造力,正是「Creative Power Never Dies」最具說服力的體現:真正強大的創意,不是偶發,而是一種不斷自我進化的長期戰鬥力。

raw-image


 

今年《4A創意獎》新增「最佳文化脈絡」獎,彰顯在地文化在創意中的根基地位。游明仁強調:「創意來自生活,生活深植於文化。流行、傳統、信仰、價值觀,這些看不見的力量,是創作者靈感的源泉。」他提醒,優秀作品必須有深刻的文化洞察,巧妙融合文化與品牌精神,並能激發消費者共鳴,讓人感受到「這就是台灣」。

談到今年評審陣容,他話中透著興奮:「4A邀請了來自日本、馬來西亞、泰國及大中華區的五位國際評審,以及更多中生代執行創意總監,這股跨文化、跨世代的多元力量,將讓評審更敏銳,挖掘出更多優秀作品。」他也肯定台灣創意的原創力與獨特性,「不論是幽默感、情感表達還是社會議題切入,台灣創意都有屬於自己的聲音。」

raw-image


給創作者的話,游明仁語氣堅定:「別猶豫,把你最真心、最引以為傲的作品送來4A參賽。這是讓世界看到你創意力量的千載難逢機會。」他相信,最令人驚豔的創意,往往是那種「完全沒預期,卻讓人覺得太對了」的奇蹟。

回首從1993年進入創意圈,到如今站在<<4A創意獎>>評審主席的位置,游明仁感受良多:「<<4A創意獎>>是台灣創意產業的燈塔,從獎項類別到評審團的組成,我和許多人都見證它持續成長與轉型。今年加入文化脈絡獎,注入年輕血液,讓4A不斷進化,帶領台灣創意走向世界。」

在這場跨世代、跨文化的創意對決中,我們看到的是不屈不撓的生命力,是對文化的深切尊重,也是台灣創意持續閃耀的堅持。正如游明仁所說:「創意力量,永不消逝。」不只是一句口號,而是每位創作者心中跳動的信念。

今年《4A創意獎》,邀你一同見證這股創意生命力的延續與突破。

(2025年 《4A創意獎》國際評審名單)

(2025年 《4A創意獎》國際評審名單)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廣告雜誌
68會員
4.9K內容數
滾石文化旗下的《廣告雜誌》創刊於1991年,從世界觀點出發,收錄最具前瞻性的廣告構思,以及國內外的行銷經典案例,以獨特的風格,不斷續寫新的篇章,豐富讀者的視野。
廣告雜誌的其他內容
2025/06/20
隨著社群媒體的多元發展,品牌經營已不再依賴單一平台,而是朝向多平台協作與串聯,透過多元觸點提升曝光與互動成效。在這波整合行銷浪潮中,Meta 推出的 Threads 以輕量、即時、文字導向的特色迅速竄起,悄悄改寫了品牌的社群佈局思維。
Thumbnail
2025/06/20
隨著社群媒體的多元發展,品牌經營已不再依賴單一平台,而是朝向多平台協作與串聯,透過多元觸點提升曝光與互動成效。在這波整合行銷浪潮中,Meta 推出的 Threads 以輕量、即時、文字導向的特色迅速竄起,悄悄改寫了品牌的社群佈局思維。
Thumbnail
2025/06/19
2025坎城創意節第三天,亞太區表現強勁,共奪86座獎。Ogilvy新加坡《Vaseline Verified》再獲全場大獎,印度FCB《Lucky Yatra》奪公關全場大獎,台灣與香港也各拿下首座銅獎。
Thumbnail
2025/06/19
2025坎城創意節第三天,亞太區表現強勁,共奪86座獎。Ogilvy新加坡《Vaseline Verified》再獲全場大獎,印度FCB《Lucky Yatra》奪公關全場大獎,台灣與香港也各拿下首座銅獎。
Thumbnail
2025/06/19
社群行銷解決方案供應商 Bazaarvoice 日前針對超過 14,000 名全球消費者進行調查,已有 73% 的受訪者積極透過社群平台購物,76% 的消費者更表示他們「非常容易受到社群媒體影響」而做出購物決策。這顯示「社群電商」(Social Commerce)正在重塑全球零售生態。
Thumbnail
2025/06/19
社群行銷解決方案供應商 Bazaarvoice 日前針對超過 14,000 名全球消費者進行調查,已有 73% 的受訪者積極透過社群平台購物,76% 的消費者更表示他們「非常容易受到社群媒體影響」而做出購物決策。這顯示「社群電商」(Social Commerce)正在重塑全球零售生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我會一直畫下去,會畫到眼睛看不見為止。」這是顏振發先生上台領獎時所說的話。
Thumbnail
「我會一直畫下去,會畫到眼睛看不見為止。」這是顏振發先生上台領獎時所說的話。
Thumbnail
「驚艷與體驗生命色彩,創作下去,直到盡頭。」台灣新生代藝術家王國仁在臉書上,寫下給目己的期許。 非繪畫科班 ,不受學院約制的王國仁,投身藝術啟蒙也是從免費替人畫壁畫被發現的。每一筆高彩度和滿版飽又帶著塗鴉的畫風,自然不矯作,反倒畫出一種質樸純粹的在地「「原生感」。
Thumbnail
「驚艷與體驗生命色彩,創作下去,直到盡頭。」台灣新生代藝術家王國仁在臉書上,寫下給目己的期許。 非繪畫科班 ,不受學院約制的王國仁,投身藝術啟蒙也是從免費替人畫壁畫被發現的。每一筆高彩度和滿版飽又帶著塗鴉的畫風,自然不矯作,反倒畫出一種質樸純粹的在地「「原生感」。
Thumbnail
說到今年的入圍名單可謂星光熠熠,引起戲迷熱切關注的《12.12:首爾之春》、《破墓》等影劇,以及金秀賢、南宮珉、羅美蘭、林智妍等實力派演員,競爭程度可說是空前激烈。而獲得了多項提名,本屆最大贏家《Moving 異能》,更是最大的關注焦點之一。
Thumbnail
說到今年的入圍名單可謂星光熠熠,引起戲迷熱切關注的《12.12:首爾之春》、《破墓》等影劇,以及金秀賢、南宮珉、羅美蘭、林智妍等實力派演員,競爭程度可說是空前激烈。而獲得了多項提名,本屆最大贏家《Moving 異能》,更是最大的關注焦點之一。
Thumbnail
「藝起出發吧數位行銷」創辦人陳怡君,父親是名為陳武西的藝術家,耳濡目染下,怡君對於創作、設計抱有極大熱忱與興趣。因為在疫情期間許多創作者受作品苦無曝光機會,怡君創辦「藝起出發吧數位行銷」,期望透過授權文創產品,讓創作在生活周遭被看見,「推廣」不再受限於展場,而是充斥在日常角落,提升大眾的生活美學。
Thumbnail
「藝起出發吧數位行銷」創辦人陳怡君,父親是名為陳武西的藝術家,耳濡目染下,怡君對於創作、設計抱有極大熱忱與興趣。因為在疫情期間許多創作者受作品苦無曝光機會,怡君創辦「藝起出發吧數位行銷」,期望透過授權文創產品,讓創作在生活周遭被看見,「推廣」不再受限於展場,而是充斥在日常角落,提升大眾的生活美學。
Thumbnail
立志成為頂尖編劇的聞善(胡歌 飾演),總寫不出老闆要的劇本, 成不了編劇,陰錯陽差成了最好的寫悼詞人。 聞善對老師說:我無法憑空想像人物的個性,他們該如何說話,過怎樣的生活。 人來委託聞善為亡者寫悼詞,他不是只看提供的基本資料就寫亡者的生平大概。 他像採訪記者,訪談亡者的家人或朋友,從一遍遍
Thumbnail
立志成為頂尖編劇的聞善(胡歌 飾演),總寫不出老闆要的劇本, 成不了編劇,陰錯陽差成了最好的寫悼詞人。 聞善對老師說:我無法憑空想像人物的個性,他們該如何說話,過怎樣的生活。 人來委託聞善為亡者寫悼詞,他不是只看提供的基本資料就寫亡者的生平大概。 他像採訪記者,訪談亡者的家人或朋友,從一遍遍
Thumbnail
她是文字工作者 她信念忠於原創 她坚持寫字為生 她是張蘊之老師 @張蘊之 聽說 2024 過了這個坎一確會變好,我們一起加油。
Thumbnail
她是文字工作者 她信念忠於原創 她坚持寫字為生 她是張蘊之老師 @張蘊之 聽說 2024 過了這個坎一確會變好,我們一起加油。
Thumbnail
[藝起講講畫] 以崔廣宇2022作品《2022大台灣上市上櫃藝術株式會社暨文化價值生產力分析》來作探討📑
Thumbnail
[藝起講講畫] 以崔廣宇2022作品《2022大台灣上市上櫃藝術株式會社暨文化價值生產力分析》來作探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