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 科技報橘 文/ 廖紹伶

OpenAI ChatGPT 的橫空出世,挑戰了 Google 搜尋霸主地位,讓外界頻頻關注 Google 等巨頭下一步。Google 執行長皮查近日在 Alphabet 2025 年第一季度財報會議揭露一個官方數字,登上各家外媒版面──Google 搜尋的功能「AI 總覽(AI Overviews)」截至目前為止「每月擁有超過 15 億用戶」。
事實上,Google 在 2024 年 5 月推出 AI 總覽功能,目前已發布至全球超過 100 個國家,包含台灣。這項功能,利用生成式 AI 技術來提供使用者搜尋問題的摘要式解答,像是當使用者搜尋「什麼是生成式 AI?」等內容,AI 總覽會在 Google 搜尋結果的頂端顯示 AI 生成文字,讓使用者可以獲得搜尋結果的概要資訊,同時也能透過超連結了解更多內容。挑戰競爭對手,Google 持續更新 AI 搜尋產品
根據《TechCrunch》、《The Verge》報導,儘管 AI 概覽功能減少了一些傳統網站的流量,但 Google 認為 AI 概覽和其他 AI 搜尋功能,有可能成為重要的營收來源,並能提升使用者在搜尋上的互動,因而持續更新。
舉例來說,除了增加廣告,Google 最近更開始測試「AI 模式(AI Mode)」,讓使用者可以在 Google 搜尋的流程中提出複雜的問題並進行追問──《TechCrunch》評論,AI 模式是 Google 試圖挑戰像 ChatGPT 搜尋、Perplexity 等以聊天室為介面的 AI 搜尋工具。
除了 AI 總覽,Google 揭 2 大視覺搜尋產品也在成長
除了 AI 總覽,Google 也在財報會議中強調其他 AI 搜尋產品的成績,包括「畫圈搜尋(Circle to Search)」、「Google 鏡頭(Google Lens)」。
畫圈搜尋讓使用者不用切換應用程式,就能搜尋手機螢幕畫面上的任何內容。Google 表示,目前畫圈搜尋已有超過 2.5 億台設備使用,使用率較去年同期成長了近 40%。
Google 也在財報會議中提到,其平台的視覺搜尋正以穩定速度成長──自去年 10 月以來,透過 Google Lens(Google 的多模態 AI 搜尋技術)進行的搜尋量增加了 50 億次;同時,第一季度透過 Lens 進行購物的人數增加了 10% 以上。
不難想像,AI 總覽只是 Google 研發的眾多 AI 工具之一。Google 今年第一季還推出了 Gemini 2.5 Pro 實驗性模型、Gemini 結合 Google 地圖的功能,並計劃在未來幾個月內將 AI 聊天機器人 Gemini 全面取代行動裝置上的 Google 助理,在今年稍晚將推廣至平板、汽車及穿戴裝置。
隨著 AI 技術快速發展,傳統搜尋行為已被顛覆。顧問公司貝恩今年最新研究發現,目前 80% 受訪消費者搜尋時至少 40% 的時間依賴 AI 產生的搜尋結果,背後受到兩大因素影響:傳統搜尋引擎推出生成式 AI 摘要、大型語言模型如 AI 聊天機器人逐漸成為搜尋平台的替代品。究竟這兩股勢力會怎麼競合,各家科技巨頭如何出手值得觀察。
*科技報橘 開放合作夥伴轉載
資料來源:《TechCrunch》、《The Verge》、Google、《Bloomberg》、BAIN & COMPANY
首圖來源: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