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倩茹 圖/安布思沛提供

安布思沛董事總經理劉家豪 Ego
專訪安布思沛董事總經理劉家豪
近三年來,安布思沛開啟轉型之路,從以往只專注在績效、數位,轉型為以績效行銷帶動品牌建立的全方位媒體代理商。隨著組織轉型,營收數字大幅增加,2022-2023年的營收增加28%,預估2023-2024年的收益將大增46%,更讓安布思沛在RECMA在2024年三月發布的評量報告中,獲評為過去三年在台灣成長最快的全媒體代理商。安布思沛做對了什麼?能在激烈競爭的媒體代理商產業中,逐漸壯大。保持創新動能 源源不絕的獨特idea
在媒體代理產業二十多年,安布思沛董事總經理劉家豪發現有些做媒體的人, 都習慣寫一樣的提案, 「我們必須要有獨特的idea,知道如何在媒體上呈現客戶產品的力量」,他認為,客戶有各種不同的類型,必須要從客戶生意的角度出發,做創新、有突破,而來制定計劃與策略,每一次的提案和每一個想法,應該是要很獨特的,他常告訴安布思沛的夥伴,每一次寫完提案後,蓋住品牌和產品名稱,如果重新審視後,發現這個提案內容是適合所有產品的,這個就不是策略,也不是專門為客戶打造的方法。
「不能永遠用同一個方法,套到每一個客戶身上」,是劉家豪服務客戶最重視的事,他說,最常聽到客戶不續約的原因就是「你們沒有創意了」,他深知客戶在媒體上的每一分投資,都是為了帶來生意,特別是認同安布思沛的客戶,都知道安布思沛盯數字、盯績效盯得很緊,因此必須要從客戶生意的角度出發,保持創新動能,提出獨特的策略和idea,才是安布思沛服務客戶的核心精神。
點亮人才 讓新世代看見自我價值
擁有香港、亞太區的市場經驗,劉家豪看台灣安布思沛的人才,發覺台灣有很優秀的人才,只是沒有被看見,「希望台灣人才被看見」、「希望台灣年輕人有願景」的初心,是三年前安布思沛決定轉型的關鍵之一。
安布思沛的員工平均年齡在26-30歲,他知道年輕人都希望有未來、有願景,如果安布思沛持續走代工操作路線,年輕人將會被細瑣的工作淹沒熱情,因此決定開始發展品牌直客,讓年輕人有機會走到第一線服務客戶,發展更全方位的媒體策略思維。
另一方面,安布思沛開始積極參與國內外獎項,且勇於挑戰全球、亞太區、大中華區的獎項,就是希望讓世界看見台灣安布思沛的優秀,也希望讓台灣安布思沛的新世代夥伴看見自己的價值,事實證明,台灣安布思沛開始在國內外獎項中獲得肯定,並有多項國際重要獎項的入圍,很不容易,「如果以能力來評估,我真心覺得台灣人的能力不比其他國家差,只是對自己信心不足」。
自建技術團隊 立即回應市場與客戶需求
「安布思沛是所有媒體代理商中,難得有自建工程師技術團隊的品牌」,劉家豪表示,這代表安布思沛可以自己開發產品、寫程式、套AI到工具中使用,最明顯的優勢是:可以立即回應市場與客戶的需求。
舉例來說,當安布思沛要走向全媒體的道路時,急需一套能夠評估全媒體績效的工具,就是倚靠內部的工程師技術團隊,整合需求開發工具,還要導入許多本土資料,因此工程師必須懂得中文,才能在程式中正確評斷本土資料的意涵,例如正負口碑的監測,就必須要非常了解本土的語言使用習慣。
開發任何程式與工具,主軸都離不開「如何協助客戶達到業績」,這是劉家豪給工程師團隊的唯一方向,安布思沛的核心就是在績效、媒體成效、業績,因此開發所有工具都是在這個範疇內,他也很自豪安布思沛開發了一個真正以客戶的生意出發、協助客戶全品項產品銷售的工具「Data Feed +」,突破平台的限制,真正協助客戶銷售。「AI-Powered Marketing Intelligent」協助客戶即時了解市場狀況,消費者對品牌,產品的意見,幫助他們去評估及預估市場急速的轉變。「我們的壓力比傳統代理商大,因為我們跟客戶的業績綁在一起,因此我們的心態是:一定要幫客戶賺錢,同時追求自身的成長」。
一直以較「安靜」的姿態默默在成長,2024年,劉家豪決定透過參與獎項讓更多人認識安布思沛,而且更把目標鎖定在亞太區及全球性的獎項。統計到目前的數字,安布思沛已經多項具份量的獎項,如Greater China Digital Media Awards,Festival of Media M&M Award,Asia eCommerce Award及 ROI Festival Award 金投賞商業創意獎。在台灣,他們依然積極參與專業數位平台的獎項,更入圍 Google agency excellence awa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