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 TechOrange蔡銘翰
你會相信 AI 所寫的新聞嗎?根據路透社新聞研究所最近發表的一份報告,他們發現全球民眾對於人工智慧製作的新聞,不僅帶有疑慮且具備十分低的信任感,這不僅為正在努力吸引受眾的新聞工作者帶來了挑戰,更凸顯出媒體業在 AI 應用方面的兩難。
路透社新聞研究所的這項研究,擁有 47 個國家、近 10 萬人共同進行參與,同時描繪出了新聞媒體業者在增加收入和維持業務上所面臨的障礙。
全球新聞業者都在努力應對因人工智慧所帶來的新挑戰,包含 Google、OpenAI 等科技巨頭和新創公司,他們皆試圖透過 AI 功能,提供給使用者簡潔的資訊摘要,並且從各大新聞網站上擷取內容和吸引流量;科技巨頭的這種行為,使得主流媒體不得不跟他們共同合作,將 AI 導入新聞製作流程。
然而路透社的研究卻發現,消費者對於使用 AI 所生成的新聞內容,超過半數都抱持懷疑態度,尤其是面對政治等敏感議題時,讀者的可信度會下降得更加嚴重。
調查顯示,高達 52% 的美國受訪者及 63% 的英國受訪者皆表示,他們會對 AI 製作的新聞感到不安。路透社研究所高級研究員 Nic Newman 指出,人們對 AI 生成新聞所表達的質疑程度高到令人驚訝,這是由於讀者普遍擔心新聞內容的可靠性和信任度,將會因為媒體主動導入 AI 而產生變化。
此外,民眾對網路假新聞內容的擔憂,較去年同類型調查上升了 3 個百分點;有 59% 的受訪者指出,他們對假新聞感到擔憂,而這個數字在今年進行大型選舉的南非和美國變得更高,分別達到 81% 和 72%。
當代新聞媒體面臨的另一個挑戰,為受眾普遍不願意付費訂閱新聞。報告顯示,繼疫情期間有所成長之後,有 20 個國家約 17% 的受訪者指出,他們願意為線上進行新聞付費,但這一數字在過去 3 年間沒有任何變化。
主流媒體選擇導入 AI 的行為,似乎也讓消費者獲取新聞的管道,從而轉向另一個有趣的替代方案。根據一項針對 5600 多名抖音(TikTok)使用者的調查,受訪者表示自己經常使用 TikTok 平台收看新聞或相關內容。
其中有 57% 的人指出,他們主要關注個別人物或網紅進行報導的新聞,而 34% 的人則表示,他們主要追蹤平台上的專業記者或特定新聞品牌。
Nic Newman 認為,調查結果顯示當今的新聞業者需要與受眾建立起直接關係,同時策略性地利用這些平台,跟較難接觸的群體,例如年輕讀者們打造出穩定的聯繫;而相較於主流新聞媒體,像網紅這類擁有影響力的人,在社群平台上則可以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內容轉載於科技報橘https://buzzorange.com/techorange/2024/06/19/audiences-suspicious-ai-powered-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