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大決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4 分鐘



raw-image


文/詹致中


  隨著大數據、AI、人臉辨識等新科技發展,行銷生態系質變帶來媒體廣告全新應用。消費者閱聽習慣改變下,如何影響其眼球與注意力。台灣資通訊傳播協會主辦《媒體大決戰》,將為品牌與行銷人回答,線上、線下融合的解方。



 

台灣資通訊傳播協會理事長陳光毅

台灣資通訊傳播協會理事長陳光毅


虛實整合下的媒體大趨勢


  台灣資通訊傳播協會長期關注媒體發展與變遷,從報紙、廣播、無線電視、有線電視,又一路見證Google、Facebook等網路巨頭爭相崛起。理事長陳光毅表示,曾幾何時連臉書都不再受年輕人追捧,Instagram也不再新潮。

 


  「現在最夯是自媒體,最近又蹦出元宇宙,VR、AR等沉浸式服務。」科技帶來全新體驗,有什麼新媒體能讓普通大眾立刻理解。陳光毅舉出去年台劇《天橋上的魔術師》,重新掀起西門町中華商場懷舊風潮。當年頂樓聳立的國際牌廣告,是人們共同生活的記憶。陳光毅分析,戶外媒體廣告具有類似於電子商務長尾效應,透過結合科技變成數位家外媒體(DOOH),在人潮聚集處創造吸引眼球的廣告效應。

 


  「若把以前戶外看板換成螢幕,藏著隱藏式攝影機,就能跟消費者互動,變成新的數位媒體。」陳光毅指出結合AI人臉辨識系統或眼球追蹤,可以第一時間掌握消費數據,讓DOOH產生各種潛力。

 


  DOOH其實也是虛實整合下全通路、全平台一個重要渠道。世新大學副校長陳清河回顧整個產業結構變遷,受到科技、政策法規、消費者習慣等三大元素影響,他梳理現在全通路、全平台的演進,從最早傳統媒體、家外廣告、實體商店,一路進化談DMP變CDP、O2O變OMO。

 


  陳清河認為企業要積極累積數據,CDP是行銷重要關鍵字。其次,只靠線上延伸到線下的「O2O虛實整合」還不夠,要走向以人為核心、數據為驅動的全通路經營「OMO虛實融合」。

 

尼爾森副總裁陳筱雁

尼爾森副總裁陳筱雁


媒體廣告市場質變與挑戰



  近兩年疫情讓生活產生巨大變化,尼爾森副總裁陳筱雁坦言已三年沒到國外開會。人們出現新的行為習慣,品牌媒體策略和廣告方法也該與時俱進。



  陳筱雁分享尼爾森觀察疫情新常態下的六大趨勢。趨勢一:「網購食品與居家生活用品比例提高」。原本消費者習慣走進7-11、全聯購買生鮮飲料,開始移轉到線上購買。如2021年5到7月疫情最嚴重時期,相關品類在數位媒體投資量也跟著增加。



  「消費者會到不同地方去購買不同用品,其實電商也是。」陳筱雁指出,消費者會造訪不同電商。如蝦皮是全品類首選,但生鮮食品及飲料會在家樂福網購,視聽、家電用品則是PCHOME或MOMO招牌。

 


  趨勢二:「消費者健康意識無分老少,全面抬頭」。健康不是年長者專有權利!新冠疫情喚起50歲以上族群意識,連12-29歲年輕人也優先挑選天然、有機產品,較2020年增長超過2%。

 


  疫情發燒但股市不跌反漲,甚至還出現航海王暴賺離職的都市傳說。大通膨趨勢下,現金變薄讓大眾對金錢議題更加有感。像未來12個月,想幫自己或家人購買理財產品的比例不斷攀升,呼應第三個趨勢:「民眾對於理財規劃越發重視」。

 


  前陣子蛋荒,陳筱雁跟同事辯論一顆蛋多少錢算貴,有人認為5元算貴,但也有同事平常購買10元以上。「第四個趨勢,是購物時對價格的考量及看重程度變高。」陳筱雁指出,多數人對價格敏感度都變高,定價策略會成為廣告主重要議題。

 


  趨勢五:「消費風格往理性與感性消費兩端靠攏」。50歲以上男性消費者是理性派,產品功能和材質成分是評估價格的考量。感性代表是30-49歲工作女性,對於折扣、優惠訊息、故事性廣告等有更高興趣。中庸之道不流行,掌握目標族群消費風格的廣告訴求,為品牌致勝關鍵。

 


  趨勢六:「疫情強化民眾對媒體信任與依賴度」。73%消費者表示,與親友聊天時的題材來自於媒體。75%消費者會透過各種媒體,去了解最新消息。75%消費者認為媒體報導內容,大多數是真的。陳筱雁歸納,藉由媒體汲取新知,成為防疫日常一隅,對於媒體正面觀感持續提升。

 


  在2022後疫情時代,疫情共存有哪些商機,廣告策略又該怎麼布局?觀察廣告投資量,成長品類從防疫消毒商品,延伸至電器、服飾及娛樂產品。品牌廣告訴求重點,由防疫保安,轉向打造便利舒適的居家生活。



  「受疫情影響的產業,廣告投資信心隨疫情穩定而提高。」陳筱雁提醒,繼續投資廣告的品牌可以增加0.5%市占率,若不投資反會減少2%,甚至3至5年才能補回。

 


  數位媒體蓬勃發展,觀眾「碎片化」仍是媒體廣告策略關鍵課題。其實不同媒體各有強項,無新舊之分。如電視接觸有下滑態勢,但仍是廣泛接觸目標族群的主流。且疫情外出受限後,還帶動年輕族群收視大幅提升。陳筱雁進一步補充,透過掌握最佳媒體投放組合,使投資報酬率極大化,為品牌首要目標

 


  若把商品分成「機會型」與「復甦型」兩大類。前者如健康、金融、網購、外送、線上課程與家電商品,透過掌握商機、瞄準消費者需求痛點,提高品牌能見度;後者像旅遊、影業、速食店、保養品、酒類與汽車等產業,疫情期間適度投放廣告以維持品牌力,市場回溫後加強廣告曝光,喚起消費需求。陳筱雁也總結,當經濟環境遇疫情衝擊,「以變應變」為品牌站穩市場之道!

 

貝立德總經理盧炳勳

貝立德總經理盧炳勳


廣告板塊挪移、廣告投放思考、媒體考量及轉變


  貝立德總經理盧炳勳在媒體代理商近三十年生涯,現在面臨「碎」與「準」。他爬梳媒體從業人員轉變,從過去觀眾群聚的黃金收視率年代,是以「酒量」來評估能力。而現在網路社群逐人流而居,評估的是媒體「流量」變現的能力。

 


  「疫情加速企業、媒體數位轉型的速度。」盧炳勳觀察疫情中,還是有不得不為的業績壓力。現在身處流量為王的網路社群時代,又輔以疫情衝擊,讓「成效型行銷」成為各品牌對經營業績的重要指標。

 


  他認為「未來」該要回歸初心,打造品牌的百年大業。新常態下,正是重新布局品牌媒體計畫的關鍵時刻,「要讓品牌得以展現應有價值,在人們心中擁有鮮明形象。」

 


  回到行銷傳播最重要的三個目的,是增加「認知效益」、「情感效益」與「行動意願」。過去行銷圈流傳「AIDMA」,但數位時代電通也提出新的「AISAS」架構,「現在消費者還沒走到第一步Attention(注意),可能就直接跳到Action(行動),溝通不是線性的。」

 


  品牌溝通的目標,關乎跨媒體的策略盤點。而媒體是取得資訊方法,因科技變化而日新月異。科技進步也讓消費者能主動獲取資訊,但資訊量爆炸迫使注意力分散。盧炳勳觀察,90年代是傳播品牌資訊;進入2000年有搜尋引擎,消費者會搜尋產品功效;而社群平台興起後,各方開始爭奪人群目光。



  疫情讓媒體角色更勝過往,用天羅地網接觸無所不在的消費者,「破碎」讓新媒體產生量變與質變。如抖音在疫情期間快速增長,社交型新銷售模式,與訴求沉浸感的AR、VR、XR興起。人們汲取資訊方式也改變,使用網路年齡層擴大,購買行為更依賴網路,創造出新的信任結構。

 


  盧炳勳提醒品牌「要拋開過去」。慣用的成效型行銷,會讓目標客群被打擾覺得煩躁。若要「迎向美好未來」,需要借鏡Apple,不是靠CPA,而是打造品牌經驗,創造銷售比15%,營收比40%,利潤比80%的驚人成績

 


  「媒體版圖轉變,媒體代理商也要改變。」盧炳勳坦言,要從Media Planner變成「策展人」思維。媒體規劃不再只是Reach,更要創造吸引目光的場景。他指出媒體的「新戰略價值」,不能再用告知、推播傳統「促銷」手法。而是要運用儀式、知識或內容去創造「意義」,才會帶來自主群聚的擁護者,打造出主動傳遞品牌故事的人際圈。

 


  當籓籬打破,頻道、企業、代理商也投入自製內容,提供閱聽者全新品牌體驗。如東森ETTODDAY《聲林之王》、《料理之王》,電通的娛樂版地方創生節目《極島冒險》,以及全聯自製料理節目《爸爸回家做晚飯》,盧炳勳分析皆是用另一種方式去傳遞品牌體驗。媒體規劃不能只算數字,「因為媒體的新角色是去體驗生活。」

 

聯廣傳播集團創意長狄運昌

聯廣傳播集團創意長狄運昌


家外廣外的無限可能


  從事廣告創意超過三十年,聯廣傳播集團創意長狄運昌,見證科技帶來的媒體變化,連古老的戶外招牌也被賦予新樣貌。

 


  狄運昌借用愛因斯坦曾說:「我們不能用昨天的思維,解決今天的問題與挑戰。」當把家外廣告連結上不同的關鍵字,如5G、4K,3D、AR、VR、手機、社交平台、人臉辨識、浮空頭影…就開啟不同創意,「像NFC讓家外廣告產生銷行為,或是無人機把天空也變成了媒體。」

 


  家外廣告最大特性,是在人們的移動中,讓品牌或商品與人連結,狄運昌形容像是合法的攔路搶劫,透過一連貫的行銷步驟,從注意、沉浸、互動、參與、分享、印象到購買,好的家外廣告會創造豐富的體驗,讓人願意分享與消費。「人們以為很傳統,其實美國科技公司大量運用家外媒體做行銷,因為人們連上社群會帶來更大力量。」

 


  去年聯廣傳播集團讓百靈刮鬍刀與餐飲品牌鬍鬚張跨界合作,故意用塗鴉惡搞方式,在戶外看板上刮掉鬍鬚張留了六十年的絡腮鬍,引起新聞與社群討論。



「這案例是以OOH為核心的廣告Campaign,用店頭招牌結合病毒式行銷。」

 


  要如何創造以OOH為核心的Campaign?狄運昌表示創意要引人注目,並能創造分享。他也提出公式「人流+睛留=金流」,抓住眼球才能如漣漪擴大。「電視廣告要20秒產生力量,但家外廣告要做到秒殺,出現『WOW』情緒才會讓人停留。」

 


  狄運昌分享比利時TNT電視媒體廣告,在露天上演戲劇化的行動短劇,讓現場觀眾終生難忘。「雖然一天了不起只能演幾場,但馬上會在社群傳染,所有人都會幫它擴散成為新聞頭條。」大眾媒體單向傳播不夠看,現在要追求傳染式在社群交換。如近年日本新宿大樓外牆巨大的3D貓,營造出讓路人震撼,忍不住拍照、打卡、分享,戶外媒體結合科技,成功吸引不同的廣告客戶投放。

 


  攝影大師布列松:「事實不見得有趣,看事實的觀點才是關鍵。」結合情境,如建築特色或地標去引發話題,創造新的觀點。例如經典廣告案例「無畏女孩」,刻意選在華爾街銅牛正前方,引發全世界熱議。狄運昌也分享德國Koleston Naturals染髮劑的鏤空戶外廣告,巧妙借用晨昏美麗彩霞,呼應染髮劑天然成分與美麗。

 


  巴西聖保羅Nike Graffiti Campaign,讓塗鴉藝術家的彩繪牆變成電商。或是Samsung KX Galaxy Graffiti把手機變數位塗鴉工具,以及法國IKEA「La Sieste IKEA」乘單車睡覺遊巴黎,共同特色是用「有趣」、「好玩」、「簡單」、「不耗時」的手法,誘發行人參與互動。狄運昌分享尾聲也歸納出,引人注目、結合情境、創新體驗、共創互動等善用上述四個訣竅,界可以讓戶外廣告創意產生無限可能。

 

KPMG安侯建業數位長賴偉晏

KPMG安侯建業數位長賴偉晏


串聯品牌心法:卓越客戶體驗,提升企業競爭力


  「媒體目的是在幫助品牌獲利!」但品牌該怎麼做?KPMG安侯建業數位長賴偉晏點出以「客戶優先」組織,將會比一般企業創造兩倍以上的經營績效。

 


  根據KPMG 全球卓越體驗調查,從26地區、2,970家品牌和近9萬消費者發現,98%消費者關切著個人資料安全性,資料如何被企業所使用;90%消費者願意支付更高費用給符合道德標準零售商;79%消費者擔心全球經濟情況;63%受到COVID-19影響;有63%消費者認為「價值」是選擇產品或服務的差異化因子、56%消費者選擇關注環境及社會議題的企業進行消費。

 


  「全球金融產業的體驗,普遍來說比較好。」賴偉晏補充,非生鮮零售業在疫情2020年表現非常強勁,物流業體驗成長度最高。「體驗」讓領先者和落後者差距擴大,而壓倒駱駝最後一根稻草是物流體驗。「當你發現廣告做好,但收益沒起色,問題可能在物流。」



  賴偉晏特別分析歐洲最大電商平台Zalando,年度銷售額80億歐元,2021 第一季營收飆升46%,對全球電商龍頭Amazon造成威脅。Zalando依各國消費者行為與習慣打造出在地體驗,加上歐洲境內24小時送達貨物,並響應歐盟永續發展新計劃。賴偉晏認為Zalando「推動時尚的生態系」,並致力協助合作夥伴數位化,是成功重要因素。

 


  針對提升客戶體驗,KPMG也分享關鍵六大元素,信賴感、解決力、期望值、同理心、個人化與時效性。「這跟教課書觀點不太一樣,六大元素也在於是否給員工足夠的彈性。」透過「Simple」減法原則,價值導向。「Open」開放態度,創新共榮。「Passion」熱忱堅持,莫忘初衷。賴偉晏相信運用S.O.P.原則讓員工Open Mind,能幫助企業創造卓越體驗的新格局。

 

座談部分由四位來賓暢談觀點,(左至右):尼爾森副總裁陳筱雁、貝立德總經理盧炳勳、東森新媒體總經理陳安祥、世新大學副校長陳清河,主持人由DMA台灣數位媒體
應用暨行銷協會秘書長盧諭緯擔任。

座談部分由四位來賓暢談觀點,(左至右):尼爾森副總裁陳筱雁、貝立德總經理盧炳勳、東森新媒體總經理陳安祥、世新大學副校長陳清河,主持人由DMA台灣數位媒體 應用暨行銷協會秘書長盧諭緯擔任。


全通路、全平台的廣告新局


  在傳播科技的持續發展和演化下,對整體媒體產業、廣告市場的最大影響是什麼?壓軸座談邀請四位來賓暢談觀點。世新大學副校長陳清河認為,現在是全通路、全平台時代,媒體不像以前收入來自廣告,「廣告變現和內容變現時代結束。」他坦言內容可以提升流量,但粉絲變現才是新平台法則。

 


  目前全球網路廣告市場約七千億美金,但Google、Facebook拿走一半利潤。當大半利潤都被大平台拿走,陳清河認為台灣要去發展數位難以替代媒體,如戶外家外廣告,讓資源留在本地。東森新媒體總經理陳安祥也呼應,東森也想辦法從人們離家到公司的過程中,串聯起破碎的接觸點,如電視、網路平台、寵物通路、家外廣告等媒體與內容,做出流量綜效換得金流。

 


  在OMO線上、線下必須要融合,又加上第三方cookie即將消失,尼爾森副總裁陳筱雁分析,第一方數據變成重要來源,企業主可以從自身會員累積經驗,並串連其他方的資料。

 


  陳筱雁認為台灣是有能力建立內容,陳安祥就指出東森《聲林之王》投資1.5億,是從台灣淺碟市場與CPRP制度下,再思考能否投資新節目,「當有數據和好生意模式,內容還是很值得做。」

 


  貝立德總經理盧炳勳最後呼籲,當所有環境都數位化,本土產業要攜手建立起健康生態體系。一昧要求降低成本並非長遠之道,信任是任何產業生意關係的基礎。陳筱雁也補充,評估合理成本需要宏觀全面角度,人並非機器,唯有人,最終才能找到正確解答。





本文同步刊載於《廣告雜誌》2022年05月號362期:

特別報導:媒體大決戰!





--


歡迎分享文章連結,並請註明出處-

Adm廣告雜誌|Digital x Creative:

http://adaround.blogspot.tw/

更多數位創意消息,歡迎追蹤廣告Adm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adm23915168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廣告雜誌
67會員
4.8K內容數
滾石文化旗下的《廣告雜誌》創刊於1991年,從世界觀點出發,收錄最具前瞻性的廣告構思,以及國內外的行銷經典案例,以獨特的風格,不斷續寫新的篇章,豐富讀者的視野。
廣告雜誌的其他內容
2025/04/25
自 2025 年 4 月 1 日起,原任格威博報堂董事長鄭儼驥(Genki Tei)轉任集團執行顧問,格威博報堂董事長職務由現任台灣博報堂集團總經理大熊健二(Kenji Okuma)接任,集團執行長職務則由現任格威博報堂總經理暨聯廣傳播集團執行長程懷昌(Vince Cheng)升任。
Thumbnail
2025/04/25
自 2025 年 4 月 1 日起,原任格威博報堂董事長鄭儼驥(Genki Tei)轉任集團執行顧問,格威博報堂董事長職務由現任台灣博報堂集團總經理大熊健二(Kenji Okuma)接任,集團執行長職務則由現任格威博報堂總經理暨聯廣傳播集團執行長程懷昌(Vince Cheng)升任。
Thumbnail
2025/04/21
在亞洲最具指標性的數位行銷盛會——2025 Digital Media Awards(DMA)中,PHD Taiwan憑藉深厚的行銷策略與創意執行,一舉奪得兩金一銀一銅,在眾多頂尖代理商中脫穎而出,展現出色的專業表現與品牌影響力。
Thumbnail
2025/04/21
在亞洲最具指標性的數位行銷盛會——2025 Digital Media Awards(DMA)中,PHD Taiwan憑藉深厚的行銷策略與創意執行,一舉奪得兩金一銀一銅,在眾多頂尖代理商中脫穎而出,展現出色的專業表現與品牌影響力。
Thumbnail
2025/03/27
作為網路保健食品領導品牌之一,VITABOX維他盒子希望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透過有效的數位行銷策略達到提升品牌知名度與銷售業績的目標,自2023年四月開始,VITABOX維他盒子長期運用Yahoo關鍵字廣告工具,觸及對保健食品有需求的消費者,以及轉換成交率高的受眾。
Thumbnail
2025/03/27
作為網路保健食品領導品牌之一,VITABOX維他盒子希望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透過有效的數位行銷策略達到提升品牌知名度與銷售業績的目標,自2023年四月開始,VITABOX維他盒子長期運用Yahoo關鍵字廣告工具,觸及對保健食品有需求的消費者,以及轉換成交率高的受眾。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每年4月、5月都是最多稅要繳的月份,當然大部份的人都是有機會繳到「綜合所得稅」,只是相當相當多人還不知道,原來繳給政府的稅!可以透過一些有活動的銀行信用卡或電子支付來繳,從繳費中賺一點點小確幸!就是賺個1%~2%大家也是很開心的,因為你們把沒回饋變成有回饋,就是用卡的最高境界 所得稅線上申報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全球科技產業的焦點,AKA 全村的希望 NVIDIA,於五月底正式發布了他們在今年 2025 第一季的財報 (輝達內部財務年度為 2026 Q1,實際日曆期間為今年二到四月),交出了打敗了市場預期的成績單。然而,在銷售持續高速成長的同時,川普政府加大對於中國的晶片管制......
Thumbnail
重點摘要: 6 月繼續維持基準利率不變,強調維持高利率主因為關稅 點陣圖表現略為鷹派,收斂 2026、2027 年降息預期 SEP 連續 2 季下修 GDP、上修通膨預測值 --- 1.繼續維持利率不變,強調需要維持高利率是因為關稅: 聯準會 (Fed) 召開 6 月利率會議
Thumbnail
重點摘要: 6 月繼續維持基準利率不變,強調維持高利率主因為關稅 點陣圖表現略為鷹派,收斂 2026、2027 年降息預期 SEP 連續 2 季下修 GDP、上修通膨預測值 --- 1.繼續維持利率不變,強調需要維持高利率是因為關稅: 聯準會 (Fed) 召開 6 月利率會議
Thumbnail
在現今網路法達的數位時代,企業若要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必須依賴更精準的網路行銷策略,而 AI(人工智慧)行銷正是其中的關鍵。AI 行銷不僅能幫助企業更精準地觸及目標受眾,還能針對受眾優化其行銷活動,提升整體成效。本文將完整介紹如何運用 AI 行銷策略,讓您的企業在數位時代保持競爭優勢。
Thumbnail
在現今網路法達的數位時代,企業若要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必須依賴更精準的網路行銷策略,而 AI(人工智慧)行銷正是其中的關鍵。AI 行銷不僅能幫助企業更精準地觸及目標受眾,還能針對受眾優化其行銷活動,提升整體成效。本文將完整介紹如何運用 AI 行銷策略,讓您的企業在數位時代保持競爭優勢。
Thumbnail
現在自媒體廣告投放很難有突出的效益,就是穩定的轉換,不會大好、但也壞不了,這種莫名其妙的成效,來自於各個小眾轉換的結果。  回想一下,這一兩年來你追蹤自媒體、你訂閱的YOUTUBER,身邊的朋友是不是都開始不太熟悉,有時候話題都不一定能
Thumbnail
現在自媒體廣告投放很難有突出的效益,就是穩定的轉換,不會大好、但也壞不了,這種莫名其妙的成效,來自於各個小眾轉換的結果。  回想一下,這一兩年來你追蹤自媒體、你訂閱的YOUTUBER,身邊的朋友是不是都開始不太熟悉,有時候話題都不一定能
Thumbnail
#週一推薦 #行銷人必學 數據洞察行銷的專場分享 面對瞬息萬變的數據行銷時代,您準備好了嗎? 在我眼中,沒有難做的市場,只有看不見的藍海 而準確的線上數據越來越能夠協助我們洞悉商機 #消費者旅程的洞察 隨著第三方cookie消失|各大品牌和電商積極收集從公領域轉到私領域流量的數據,如果線上和
Thumbnail
#週一推薦 #行銷人必學 數據洞察行銷的專場分享 面對瞬息萬變的數據行銷時代,您準備好了嗎? 在我眼中,沒有難做的市場,只有看不見的藍海 而準確的線上數據越來越能夠協助我們洞悉商機 #消費者旅程的洞察 隨著第三方cookie消失|各大品牌和電商積極收集從公領域轉到私領域流量的數據,如果線上和
Thumbnail
Meta 高效速成+ 目錄廣告中新增影片選項,讓品牌更完整述說產品故事 推出全新 AI 工具,如提醒式廣告、促銷亮點及含有商品標籤的廣告等,助品牌提高銷售業績 協助零售媒體聯播網在 Meta 上連結消費者,並衡量其行銷活動的全通路影響力 許多全球零售商都已經開始使用具備 AI 技術的 Me
Thumbnail
Meta 高效速成+ 目錄廣告中新增影片選項,讓品牌更完整述說產品故事 推出全新 AI 工具,如提醒式廣告、促銷亮點及含有商品標籤的廣告等,助品牌提高銷售業績 協助零售媒體聯播網在 Meta 上連結消費者,並衡量其行銷活動的全通路影響力 許多全球零售商都已經開始使用具備 AI 技術的 Me
Thumbnail
台灣零售媒體第一品牌 TenMax,為您即時掌握行業內最新動態。本週,將與您來分享廣告主對於零售媒體的投資趨勢,AI 在零售媒體發展中的關鍵角色以及 Meta 廣告更新對站外零售媒體的影響。 
Thumbnail
台灣零售媒體第一品牌 TenMax,為您即時掌握行業內最新動態。本週,將與您來分享廣告主對於零售媒體的投資趨勢,AI 在零售媒體發展中的關鍵角色以及 Meta 廣告更新對站外零售媒體的影響。 
Thumbnail
從3G時代開始,數位廣告逐漸崛起,隨著4G時代的來臨,品牌方對數位廣告的依賴日益加深。無論是Google Ads還是Meta Business,不斷推出新型態廣告,以為品牌方帶來更多利潤。 從廣告曝光人數的Impression,到點擊率的CTR,再到現今廣告效果評估的關鍵轉移到轉換率CVR
Thumbnail
從3G時代開始,數位廣告逐漸崛起,隨著4G時代的來臨,品牌方對數位廣告的依賴日益加深。無論是Google Ads還是Meta Business,不斷推出新型態廣告,以為品牌方帶來更多利潤。 從廣告曝光人數的Impression,到點擊率的CTR,再到現今廣告效果評估的關鍵轉移到轉換率CVR
Thumbnail
隨著新的一年的到來,數位行銷領域將進入更具挑戰性和刺激的一年。在這個迅速發展的數位環境中,我們將共同挑戰極限,探索新興行銷模式和突破創新科技技術,以滿足不斷變化的消費者需求。現在,迎接嶄新的 2024 年,TenMax 整理了三項數位廣告與行銷關鍵預測趨勢,一起來看看!
Thumbnail
隨著新的一年的到來,數位行銷領域將進入更具挑戰性和刺激的一年。在這個迅速發展的數位環境中,我們將共同挑戰極限,探索新興行銷模式和突破創新科技技術,以滿足不斷變化的消費者需求。現在,迎接嶄新的 2024 年,TenMax 整理了三項數位廣告與行銷關鍵預測趨勢,一起來看看!
Thumbnail
隨著社群平台多樣化升高,也意味著早期的社群平台,逐漸老化面臨轉型或甚至退場,例如Meta面臨勁敵Google的崛起,使用者習慣的改變,更多的是「關鍵字」、「精準投放」的重要與關注。不少媒體在面臨「推播」轉型,時常在社群平台跟經營關鍵字上失衡。市面上大多都在針對行銷做分析說明,那麽新聞媒體呢?
Thumbnail
隨著社群平台多樣化升高,也意味著早期的社群平台,逐漸老化面臨轉型或甚至退場,例如Meta面臨勁敵Google的崛起,使用者習慣的改變,更多的是「關鍵字」、「精準投放」的重要與關注。不少媒體在面臨「推播」轉型,時常在社群平台跟經營關鍵字上失衡。市面上大多都在針對行銷做分析說明,那麽新聞媒體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