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A廣告講堂》
文/李尚澤 圖/滾石文化提供
一年一度的SXSW在美國德克薩斯州奧斯汀(Austin)盛大舉行,此次4A廣告講堂由偉門智威管理合夥人張玫(Jill)與米蘭營銷共同創辦人陳琦琦(Kiki)攜手舉辦一年一度的SXSW分享會。SXSW創立於1987年,致力於協助全球創意人達成他們的工作目標、實現他們的夢想,且每年舉辦數百場的主題演講、研討會、創業競賽、大型展覽、電影首映會、音樂現場表演與各式派對,其成立的宗旨在於幫助創意人實現他們的目標、歡慶互動科技、影片和音樂產業的突破,藉由大量吸收內容讓創意人互相學習嶄新的思維方式。
在此次的分享會中,虛擬實境是主要重點,體驗者使用頭戴式裝置,進入藝術家們打造的虛擬三維空間:「You destory, we create」聚焦在俄烏戰爭中,三位藝術家如何透過XR實境恢復家園的容貌,宣揚反戰並傳達烏克蘭如何期待家園的回歸;「Once a glacier」講述在傳統因紐特故事中,冰河乘載著過去的記憶,以「冰河之歌」傳承歷代回憶,它們循環、變形、生活著。藝術家李佳寶將地球暖化與冰河記憶之消解結合,人類的百年發展正在威脅古老萬年的傳說,提倡永續發展的理念;「From the main square」展示了一個小型社會如何從誕生、合作、衝突、分化直到滅亡,暗喻人類歷史總是重複自身鬥爭的本質。
其實不難發現到,關於虛擬實境的主流論述大多數在於打造一個現實、現在無法達及的虛構場域,讓使用者脫離自身與其種族的歷史性,成為一個「異鄉人」:其所處、身份、階級、文化是一個被鍵入和預設的條件,讓進入虛構場域的自我充滿無限猜想,包括對於此角色過往的經驗和對未來的無限期待。但SXSW在此提供了一個可能,它不再真正地創造一個異地,而是轉而強調使用者與這塊他們所成長的土地之連結,重新審視環境與人類文明,藉由「重返故土」而將大家帶回共同面臨的處境。虛擬實境成為了一個回放動作、因果定律的展現,闡述人類應該如何「返回」(回到戰爭摧殘的斷壁殘垣之前、全球暖化早成的冰河失憶症之前、自我毀滅以致萬劫不復之前)。
除了對環境與人類歷史的檢視之外,對於社會的著墨也不在話下:高雄原創VR「眼與我 Eye and I」點出了現代社會的「監視」現象與「看和被看」的巧妙關係,宣傳片片頭以英國哲學家傑瑞米・邊沁(Jeremy Bentham)於1785年提出的「全景監獄」呈現,法國哲學家米歇爾・傅柯(Michel Foucault)把全景監獄作為現代紀律社會的隱喻:監視者在監獄中央的高塔,牢房中的每個人都被看見,他們卻看不見監視他們的人,而每個人都能看見每個人,相互注視,他們體驗到自己永遠是被監視的對象,所以能夠使人有紀律,永遠服從。
而「Figural Bodies」由兩位身障舞蹈藝術家利用電腦技術創作,將自身投影至螢幕,將每次的動作、舞動創造成由幾何圖形、不同色彩共構的虛擬分身,每一次投影的結果皆是隨機且獨特的,使用運動數據和機器學習來突破元宇宙中身體展現的界限,在虛擬空間中不再受制於物理條件,而是能擁有多重可能性。
兩者巧妙地構成一個對照:在現實受監視的不自由與虛擬宇宙中的身體自由,形成觀看的被動與主動關係,留下無限遐想。
SXSW提供了新的思維方向,更是彰顯了現代的「流動性」。不論是利用虛擬實境技術將使用者帶入對過去的審視和未來的期許,或是以人工智能創造元宇宙中的分身,無法否認的是我們處在固態與液態的轉變之中,我們不能對環境與現況拋棄不顧但也必須再度建造新世界,「流動」一詞巧妙地描述這個處境,因為它代表一種動能、持續的行為,也不至於屏棄了它的源頭,那個孕育改變與位移的始動之母。虛擬實境將議題可視化,讓所有人都能夠設身處地地體驗與思考,我們身為作為整體的「人類」與個體的「人」,該如何為環境與社會現況等共同福祉盡一份心力?如何在元宇宙中建構自身獨特主體性,不至於喪失自我?而在媒體急速發達下演變的「後全景監獄」—社群媒體的自我監視與彼此監視—的情境下,如何自處?這些都是SXSW對所有人提出的詢問,或許如SXSW講者、暢銷書作家Rohit Bhargava所言,我們唯一能創造的未來只能是我們想像中的未來,而SXSW是為未來的創造者提供無盡的想像空間。
本文同步刊載於《廣告雜誌》2023年7月375期
報導:《4A廣告講堂》SXSW:人與科技的華爾滋
--
歡迎分享文章連結,並請註明出處-
Adm廣告雜誌|DigitalxCreative:
http://adaround.blogspot.tw/
更多數位創意消息,歡迎追蹤廣告Adm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adm23915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