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 Al 群像派對
文/詹致中 圖/Isobar Taiwan 提供
「有誰認識海報上的Model 嗎?」「她的臉好像有點眼熟耶。」
「是哪間公司的創意,獲得年度風雲廣告人啊?」
今年「4A 創意獎」找了一位模特兒來拍主視覺,臉孔有種既陌生、又熟悉的奇特模樣。當廣告圈還在爭相猜測時,主辦單位隨即揭曉答案,原來模特兒是近期最夯的 Al 技術生成,並融合了 32 位廣告創意人們的肖像。
在艱辛又輝煌的時代,致敬每位奮門的廣告人
擔任 32 屆 4A 創意獎等備會主委 Isobar Taiwan,創意團隊構思出年度宣傳主題「年度風雲廣告人」!不把榮耀歸屬特定對象,而是向每一位持續在產業奮鬥的人致敬。進而誕生融合臉孔創意,形塑最能代表廣告人特質的虛實融合角色。
lsobar Taiwan 執行創意總監周宥惠的臉孔,也同樣融入在「年度風雲廣告人」內。在業界工作超過 26年,4A創意獎對她來說是台灣一年一度的廣告盛會。當Isobar 創意團隊接手主題概念與主視覺發想,她希望能創造話題,不是只做一張平面稿,放個創意煙火就散場,「通常廣告產業會特別關注,誰是傑出創意人?誰是年度風雲廣告人?所以希望大家看到主視覺後,能引發好奇。哇!這個人是誰?是哪間公司?」
「我們希望藉由這機會,榮耀所有廣告人。」鎂光燈不是打在創意,而是產業每一個人都是年度風雲廣告人!周宥惠不諱言,廣告就是以人為核心的產業!「每一個工作,都跟所有人息息相關,需要策略、業務、創意、技術…共同完成。當每個人加在一起,才能夠完成最好作品。」
周宥惠提到年度主題的發想初衷,在於廣告環境日益複雜,網路讓媒體破碎化,廣告人不像早年做一張平面、拍一支 TVC 就結束任務,今天不只產制量要多,速度更要快。即便產業當下環境艱辛,台灣創意能量依舊飽滿,近年甚至屢次斬獲國際大獎。「這也是為什麼有這樣ldea,每個廣告人都應該為自己鼓掌、喝采。」
既快且慢的 AIGC 肖像融合
「年度風雲廣告人」主視覺,結合市場仍在探索的生成式 Al。團隊中的 Senior Art Director 林依柔特別提到,這件作品 Al 演算撞牆期很長。四月份主題概念通過提案後,五月請業務協助聯繫,兩天內一口氣拍完 32家公司創意人。原以為Al每小時能算出上百張圖,能迅速詠唱腦中所想,直到六月才打磨出最滿意作品。
「年度風雲廣告人」創意起手式,是把 32位創意人的臉孔融合成新的樣貌。Al 軟體每次能融合4到5人,Art Director 毛瑄甫嘗試讓每組性别平均,譬如兩女、三男一組融合一個臉,最後再把各組生成角色匯聚成一人。
「我們發現 Al 會以第一張照片做為基底,所以32個人我當作基底實驗過一遍。」Art Director吳紫菱表示,印象最深刻的基底用了博報堂執行創意總監白宗正,生成的人會看起來比較壯碩。
「若用年紀大一點,就看起來比較慈祥跟謙虛。所以我們最後選擇,年齡層上差距較小的人選。」吳紫菱透露以米蘭執行創意總監李惠穎為基底,生成的臉孔最接近理想樣貌。
創意團隊三個 Art 不斷士法煉鋼,從年齡、性別、外型⋯⋯各種元素嘗試,企圖找出最大公約數。毛瑄甫解釋:「年度風雲廣告人的樣貌,還有更多指標性意義,也希望能吸引對這行業感興趣的人。」最後選定版本刻意在性別偏中性,讓人更容易投射。
吳紫菱提到用 Al 下 Prompt 指令訣竅,「像Al不一定能讀懂中性字詞,可能就要改成帥氣女生、漂亮男生。」她也嘗試拆解廣告人有個性、真實、自信等特質,在Prompt 就會輸入 Real、Different、Stylish 等關鍵字,「我的指令通常是平鋪直述的單字,像Momo(毛瑄甫)偏向完整句子,生成畫面也不一樣。」
繽紛奇幻場景,源於廣告人的辦公桌
「年度風雲廣告人」主視覺場景設計,受到不少設計同行討論。細看背景構成色彩繽紛,充斥著電腦螢幕、筆電、書籍、紙張⋯爆炸飛舞在空間中,這也呼應廣告人的創意起始點,通常來自於自己的桌位。吳紫菱分享輸入場景指令時,曾輸入紙張化成星星,並加入創造力、迸發出火花等關鍵字。林依柔坦言跟 Al 互動過程中,不斷絞盡腦汁實驗各種單字。甚至放飛自我,連水晶、貓咪、宇宙爆炸⋯⋯聯想廣告人的字眼都放入。
「背景設定團隊討論很久,因為Isobar 是數位公司,這次又用 Al 生成。」順利成章是用虛擬、太空、科技、末來等風格,但毛瑄甫解釋最後刻遠離科,反而從廣告人常加班的辦公室、座位周圍熟悉的物件著手。
「我們希望呈現一個比較輕鬆,且廣告人熟悉的工作環境。讓場景擺放書、工單或電腦等元素,同時有一些奇幻顏色。」吳紫菱進一步解釋,因為創意具有多樣性,每人想像東西都不同,所以也讓背景迸發噴炸出不一樣色彩來呼應。
主視覺一路發展下來,Amy談到用 Al 算了大量圖片,最後挑出版本,會讓人感覺這個角色很有創造力,「場景後方是沒有盡頭的黑暗,但又從那裡噴發出很多色彩,讓我們覺得這是最有創造力的畫面,而且富含想像力,每個人看的感覺都不一樣。」
內部過稿提案時,周宥惠正在坎城,從線上看完團隊精挑細選的作品後,也是一眼相中現在的主視覺。「她們做出了七、八件作品,有科技感、未來感,也有廣告人站在畫面中央,周圍飄落非常多紙張,代表想法、工單、文件。」周宥惠描述主視覺背景,在一個多彩環境噴發很多元素,隱喻今天所處的媒體環境,也代表廣告人的創意能量無窮無盡,非常有爆發力。
周宥惠稱讚這群年輕創意團隊的用心,用AI嘗試各種可能性,再一起討論出最棒作品。林依柔坦言總監標準非常高,「內部提案的8件作品,背後至少再多加個零,才是真正的數量。」
主視覺的重要構成,如人、椅子、背景⋯⋯都是用不同張作品合成,要再進一步符合完稿專業標準,Art 們又投注不少心血。吳紫菱說明:「Al生成常有不合理的畫面,人的姿勢、太過完美的肌理,都需要俊期電修調整。」周宥惠坦言後製很費工夫,也尤其要把角色人味和廣告人魅力去釋放出來。
主視覺完稿後,創意團隊還進一步翻玩 Al影片,讓角色如虛擬偶像說話,來宣傳 4A 創意獎內容。Amy分享,4A創意獎宣傳第一階段,是融合 32位創意臉孔的主視覺。第二階段會推出網站,邀請大家上傳照片,讓人人都能成為年度風雲廣告人。活動也會藉由 32 位廣告圈意見領袖的流量,在社群擴散創造更多參互動。
AI 不會取代廣告人,而是協助釋放想像力
因為這次4A創意獎的專案,吳紫菱初次親密接觸 AIGC,她不認為會威脅自己的工作,反而Al像是想像力無限的孩子,協助跳脱框架,「通常我下Prompt 指令時,心中會對畫面有定見。但AI每次跳出來的結果,還是會覺得莫名其妙。」她笑說像小時候學畫畫,老師說畫蝴蝶,自己卻畫起來像鴨子,「結果蠻有趣,也没有說不能這樣做。」
Amy從文案角度觀察,人人本來都能寫作,「所以chatGPT 當然也能創作。」她認為文字本來就有很多風格,Al也是一種新風格。皆有自己的獨特,沒有被誰取代的問題。
毛瑄甫也不擔心Al搶飯碗,「我反而覺得有趣,因為它開啟了新領域。」她感覺 Al 像多了一個幫忙想創意的大腦,沒有人類框架束縛;林依柔也呼應 Al 如同自己的創意小夥伴,給予很大刺激。她衷心認為,Al 不會取代人,但不會 Al 的人可能會被取代。
周宥惠也認同 Al 是能幫助跳脱慣常觀點,刺激出更多創意的工具。「但最重要的核心,還是在於人的ldea!」而創意能量源於體驗生活,她描述做廣告最迷人之處,不是創造物質,而是價值!倘若人只坐在電腦前,不用身體感受、碰觸繽紛的大千世界,那就很難獲取改變人心的謬思火種。
本文同步刊載於《廣告雜誌》2023年8月376期
特別報導:人人都是 「年度風雲廣告人」
lsobar Taiwan 執行創意總監周宥惠(左三)攜手 Isobar創意團隊,利用生成式 Al 嘗試各種可能性,一同製作《4A 創意獎》的主視覺設計。
--
歡迎分享文章連結,並請註明出處-
Adm廣告雜誌|DigitalxCreative:
更多數位創意消息,歡迎追蹤廣告Adm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adm23915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