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左至右為台灣奧美集團創意長龔大中、董事總經理莊若芸、集團董事總經理呂豐餘、執行長李景宏、董事總經理曾致暐和集團策略長施淑芳(圖/李尚澤 攝)
文/詹致中 圖/台灣奧美提供
這裡是大人的遊樂場!上午可能看見 Art 帶著實習生們,窩在沙發上打電動。或聽到長桌傳來創意跟業務玩桌遊的喧鬧聲;下午不分部門職位,一群人在動腦會議上品嘗公司釀的奧梅酒。甚至為了刺激靈感,主管帶著下屬殺到陽明山,一面泡溫泉、一面醞釀點子。
但這邊也是創意的競技場,同事們是身經百戰的神鬼戰士,內部提案比去客戶 Brief 更殘酷,尤其對入職新人更是一場試煉,原以為是天之驕子,近來才發現其他人是身懷絕技。
台灣奧美集團執行長李景宏,仍記得 1987 年剛擔任 AE 時,同儕多是頂尖常春藤名校畢業,各個反應快速、說話犀利,只能前三個月內奮力一搏活下來。年輕時自負為文青,也讀了一卡車的書,「但某次在旁邊聽ECD 林森川和 Producer 謝屏翰對話。兩個人都講中文,但我竟然聽不懂。」
集團創意長龔大中在輔大廣告畢業時,也曾是意氣風發新鮮人。學生時代就拿金犢獎,作品常被老師稱讚。在奧美寫下的第一篇促銷文案,主管看了竟然眉頭一皺,五分鐘不講話,一旁的龔大中已嚇出冷汗,聽到主管口中的第一句話是:「你寫得很爛!」劈哩啪啦被罵了一頓。
半年期間,龔大中籠罩在對創意高標準的精神壓力下,腸枯思竭拼命達陣。「但我不甘心,就是要在這邊活下來,寫到你無可修改!」在被釘滿頭包會議結束後,外頭還是好玩的環境,「在奧美工作嚴謹、玩樂輕鬆,兩邊分得很清楚。」
高張力的創意現場,用力玩樂是靈魂出口
在高張力產製創意的氛圍下,「玩」!是不得不的出口。而且還要用力地玩到酷、玩到無法想像。
李景宏表示,「若沒這個出口,可能也撐不久。」集團策略長施淑芳為了紓解工作壓力,曾跟相熟夥伴發明秘密遊戲,在公司硬碟公槽建了一個 「Who is Who」資料夾,偷偷放入有明星臉的同仁照,「像德高望重、沒人敢侵犯的財務部主管,就被放到哈利波特的分類裡。」這個隱藏版的小天地,是心煩氣躁紓壓的祕密基地。
2006 年加入奧美的董事總經理莊若芸,原本抱著一睹學生時代,啟蒙作品的發源地,但一開始無法享受創意的醍醐味,因為各作業環節都充滿超高標準,用通才方式培育專才技術,「但你會覺得,大家在這麼高壓下,竟然還可以這樣玩!」她想起同事們,互相玩樂打鬧的事蹟,依舊忍不住想笑。奥美辦公室還在 Home Hotel 12 層大樓時,資深 AM 會捉弄菜鳥 AE,故意在工作說明書虛構規定,禁止 AE 搭電梯,只能走樓梯。「有一次是集資買大樂透,某個同事來不及兑獎,我們就故意用對方選的號碼做成頭獎,測驗有沒有義氣。」沒想到同事一臉鎮定繼續工作,讓大家又氣又好笑。
呵護創意人獨恃的個性
在奧美沒有嚴格上下班時閒,生活和工作同時並存,天堂與地獄交織一起。李景宏記得剛到奧美,兩個衝擊畫面讓他至今難忘,「第一是沒有人準時下班。第二是一個 AE 內部跟創意主管提案,從房間被海罵出來,創意板子還被丢出去門外。」
研究員出身的施淑芳踏入奥美,彷彿來到創意怪才們的大觀園,在公司漫遊時,她喜愛繞去參觀風格迥異的房閒,從門外窺看與眾不同的擺設;龔大中回憶多年難以抹滅的辦公室,是某個創意部主管,用黑紙把整個房間貼滿,只點了一盞小燈。早上也如同深夜,散發一種極簡又陰鬱的氛圍。
工作空間陳設,悄悄透漏每個人的不同個性。施淑芳回想剛入行時,曾幻想某天擁有辦公室後的布置。現在她的工作場域,並未追求獨特裝飾,卻依舊欣賞其他人的空間。她觀察不少奧美人都擺了俄羅斯娃娃,因為奧美創辦人,大衛奧格威曾用俄羅斯娃娃比喻。若任用比自己水平差的人,公司會淪為侏儒。若敢用比自己優秀的人,公司,會成長為巨人。
從宋秩銘種下奧美自由的沃土
能讓奧美長成巨人的人才,不需要被管理,更要呵護其自由狀態。李景宏回憶,80年代,台灣廣告公司皆是業務掛帥,唯有奧美獨樹一幟以創意為導向,「這個 Credit 要給最近退休的 TB(宋秩銘),為奧美建立起創意、自由的文化,這跟當年別的廣告公司反差很大。」

奧美集團大中華區董事長宋秩銘(T.B. Song)榮休,卸任奧美大中華區董事長一職。
宋秩銘是台灣奧美第一任總經理,今年六月從奧美集團大中華區董事長、WPP 大中華區董事長職務榮退。早年在台灣辦公室的宋秩銘,常一手拿著啤酒、一面在公司閒逛。某次經過創意部,看見同仁聚集玩紙牌賭錢,也只是帶著微笑,默默站在一旁觀看。李景宏不諱言,從 TB 的年代奧美就很自由,「我來公司後,也沒人說上班不能幹嘛。」
辦公室還在奧美大樓時,創意部樓層就有撞球桌和飛鏢,「我們每天早上 11 點開始,就邊打撞球、邊Brief。一面射飛鏢、一面討論 ldea。」龔大中擔任 ECD 時,曾有高層希望他去規範上班時間,但他承擔不起自由的傳統斷送在自己手中。
曾有同仁向他規勸,某位 Art 都在打電動,但他依然不干涉。「後來我們有個作品是 IKEA 動森型錄,就是有一組創意瘋狂打了一個多月電動,才把場景做出來。」若沒有自由的環境,就不可能誕生如此靈感。
「你得從根本上相信,這樣文化對公司最好。」面對愈來愈激烈的市場競爭,管理者總是不自覺追求效率。李景宏坦言,奧美就是在守護從TB開始定下的基調,相信最棒的創意,必須在自由的沃土才能開花。唯有先堅持信仰,面對決斷時,才能抉擇是捨文化遷就效率,還是放棄效率救文化。
龔大中曾聽李景宏分享,「我們長年做創意的經驗也是,聽到會議室傳出來的笑聲最大、最開心的討論,通常創意成果最好。」因為創意的本質就是玩!只能來自最好玩的遊樂場,而非效率的工廠。
自由!來自高標準的自律
李景宏誇張地說,若有本事,天天打牌、泡湯、玩遊戲都沒問題。「為什麼我們可以不太從管理角度下手?因為你的成果是要經過層層考驗!若無法順利 Deliver,自然而然也活不了太久。」
施淑芳坦言,別家公司的策略來奧美很辛苦。因為只引領討論,不會被同仁信服。邏輯分析僅有50分,能跟創意工作才算及格,「你給的策略方向,必須能 Inspire 創意,必須左右腦同時兼顧。」在奧美做出有創意的策略觀點,是無止盡的追求。
資深的業務來奧美,也同樣容易陣亡,因為奧美 DNA 有強烈的創造性。莊若芸表示,「所以也有人說,奧美的業務像忍者,有種使命必達的精神,想盡辦法去找出創造生意的可能性。」
不做廣告的創意無限公司
廣告的工作日常,是今天提案完,明天又有新 Brief,如薛西弗斯不斷推著石頭。讓奧美人能持續滾動創意,源於同儕與客戶期許。莊若芸提到集團董事總經理呂豐餘,曾在業務大會分享,為何高壓力奧美環境依舊讓他樂此不疲,因為是能一直學習、持續精進,有一群體質相似的夥伴共同成長。
龔大中分享,資深創意總監吳至倫曾跟他提到,每年在奧美都會經歷至少三件,人生從未做的事,像剛來奧美做多喝水 Waterman 專輯,就顛覆他對廣告的想像;如同奧美「36間公司」人才招募 Campaign 背後精神,奧美不想只做廣告,而是要比廣告再多做一點!
這間不自我設限的創意無限公司,聚集一群有趣,且不甘平庸的專業玩家。奧美人不想變成圓融的鵝卵石,反而想用稜角的個性碰撞出火花。因為他們的幸福,是流淌對創意欲求不滿的壞血,自由又自虐地創造此生未見的風景。
本文同步刊載於《廣告雜誌》2023年8月376期
特別企劃:【風雲廣告代理商:台灣奧美】創意大人的遊樂場
--
歡迎分享文章連結,並請註明出處-
Adm廣告雜誌|DigitalxCreative:
更多數位創意消息,歡迎追蹤廣告Adm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adm23915168